一、药品基本信息
通用名: 奥拉帕尼 / 奥拉帕利
英文名: Olaparib
商品名: Lynparza 、利普卓
规格:50mg*112粒/盒
制造商: INDAR Pharmaceutical Co., Ltd。
贮藏: 30℃以下保存。
二、作用机制
奥拉帕尼通过抑制PARP酶活性,干扰癌细胞DNA损伤修复(尤其是单链断裂修复)。在存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(如BRCA1/2突变)的癌细胞中,奥拉帕尼导致DNA损伤累积,引发“合成致死”效应,选择性杀死癌细胞。
三、适应症
奥拉帕尼适用于以下成人患者:
1. 卵巢癌/输卵管癌/原发性腹膜癌:
一线维持治疗:
BRCA突变(胚系或体细胞)晚期患者,对一线铂类化疗达完全/部分缓解后。
HRD阳性(BRCA突变和/或基因组不稳定)患者,联合贝伐珠单抗。
复发性维持治疗: 铂敏感复发性患者,对含铂化疗达完全/部分缓解后(无论BRCA状态)。
2. 乳腺癌:
辅助治疗: gBRCA突变、HER2阴性高危早期乳腺癌,完成新辅助/辅助化疗后。
转移性治疗: gBRCA突变、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,既往接受过化疗(HR+者需既往内分泌治疗)。
3. 胰腺癌: gBRCA突变转移性胰腺腺癌,一线铂类化疗≥16周未进展后的维持治疗。
4. 前列腺癌:
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(mCRPC),既往接受恩杂鲁胺/阿比特龙进展后。
BRCA突变的mCRPC,联合阿比特龙+泼尼松。
四、用法用量
标准推荐剂量:300mg(6片50mg)口服,每日2次(约间隔12小时),每日总剂量600mg。
给药方式: 整片吞服,不可咀嚼、压碎或掰开;餐前/餐后/空腹均可。
疗程时长:
| 适应症 | 治疗持续时间 |
| 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 | 共1年,或至复发/不可耐受毒性
| 卵巢癌一线维持(BRCA突变或HRD阳性) | 至疾病进展/不可耐受毒性,或满2年(2年时完全缓解者停药)
| 其他适应症(复发卵巢癌、转移性乳腺癌、胰腺癌、前列腺癌) | 至疾病进展/不可耐受毒性
漏服处理: 无需补服,按原计划时间服用下一剂。
五、剂量调整
1. 基于不良反应
首次减量:→ 250mg(3片50mg + 2片50mg),每日2次(总剂量500mg/日)
二次减量:→ 200mg(4片50mg),每日2次(总剂量400mg/日)。
2. 基于合并用药
强效CYP3A抑制剂(如克拉霉素、伊曲康唑):减至 100mg,每日2次。
中效CYP3A抑制剂(如氟康唑、维拉帕米):减至 150mg,每日2次。
提示: 避免食用葡萄柚/葡萄柚汁(含CYP3A抑制剂)。
3. 基于肝肾功能
中度肾功能不全(CrCl 31-50 mL/min):起始剂量 200mg,每日2次。
重度肾功能不全(CrCl ≤30 mL/min)或中重度肝功能不全(Child-Pugh B/C):禁用(无安全数据)。
六、不良反应
常见不良反应(发生率≥10%):
血液系统: 贫血(可高达20% 3-4级)、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、淋巴细胞减少。
消化系统: 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食欲下降。
全身性: 疲劳(含虚弱)。
其他: 头痛、味觉障碍、咳嗽、头晕。
严重不良反应(需立即干预):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/急性髓系白血病(MDS/AML): 发生率<1.5%,可致命。
肺炎: 发生率<1%,可致命(新发/加重的呼吸困难、咳嗽、发热需警惕)。
静脉血栓栓塞(VTE): 包括肺栓塞(前列腺癌患者发生率7%)。
七、禁忌症
1. 对奥拉帕尼或辅料过敏者。
2. 妊娠期(致胎儿畸形风险)。
3. 哺乳期(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个月内停止哺乳)。
八、重要注意事项
1. 血液学监测:
治疗前需确认基线血液指标恢复(Hb、PLT、ANC ≤ CTCAE 1级)。
治疗首年每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,之后定期监测。
2. 胚胎-胎儿毒性:
育龄期女性用药前需妊娠试验阴性,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需有效避孕(非激素避孕首选)。
男性患者(配偶为育龄期女性)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需有效避孕。
3. 药物相互作用:
避免联用强效CYP3A诱导剂(如利福平、卡马西平)——可能显著降低奥拉帕利血药浓度。
4. 特殊人群:
≥75岁老年人: 数据有限,慎用但无需调整起始剂量。
儿童/青少年: 无安全数据,禁用。
九、药物相互作用
| 合并药物类型 | 对奥拉帕利的影响 | 处理建议
| 强效CYP3A抑制剂(如酮康唑) | 血药浓度↑170% | 避免使用;必须联用时减量至100mg Bid
| 中效CYP3A抑制剂(如氟康唑) | 血药浓度↑121% | 避免使用;必须联用时减量至150mg Bid
| 强效CYP3A诱导剂(如利福平) | 血药浓度↓87% | 禁用(显著降低疗效)
重要安全提示
> 1. 治疗中若确诊MDS/AML或肺炎,永久停药。
> 2. 出现持续血液学毒性(4周未恢复)需骨髓检查。
> 3. 本说明不能替代医嘱,用药需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,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。